法律渊源

De Baripedia

根据维克多-莫尼埃的课程改编[1][2][3]

从社会学和哲学角度对法律渊源的研究超越了简单的法律条文和司法判决的识别。这种方法认为,法律源于社会生活的深处,反映了一个社区的习俗、价值观、信仰和惯例。根据这种观点,法律规范被视为现有社会规则的形式化,说明了法律是如何从社会中自然产生的,而不是简单地从外部强加的。

因此,法律被视为一种动态现象,随着社会观念、经济结构和权力关系的变化而不断演变。例如,对少数人权利的认识或对环境的态度的变化导致了新的立法和公共政策。这些变化表明,法律可以根据社会的新现实和新要求进行调整和重新制定。

这种方法还凸显了法律与社会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法律既是社会规范的一面镜子,也是社会变革的工具。例如,性别平等法不仅反映了人们对妇女态度的变化,还在促进性别平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最后,法律体系中不同参与者的作用至关重要。立法者、法官、律师和公民本身都对法律的解释和实施做出了贡献,他们往往受到自身观点和利益的影响。这些参与者通过自己的行动和决定来塑造法律,使法律程序不仅是规则的应用,也是社 会中不同观点和利益之间的持续互动。

正式法律渊源与实质性法律渊源的区别

区分正式法律渊源和实质性法律渊源对于理解法律规则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形成这些规则的影响因素至关重要。

正式或直接的法律渊源是制定和表达法律规则的正式手段。它们包括立法等,议会和其他立法机构通过法律来界定具体的权利和义务。判例法是另一种重要的正式渊源,涉及在具体案件中解释和适用法律的法院判决。这些正式渊源具有约束力和直接的法律权威,这意味着法院、政府和公民必须遵守和应用它们。

另一方面,法律的物质来源或间接来源代表了促进法律内容产生和演变的影响和因素。这些来源包括广泛的社会、文化、经济和政治现象。例如,社会运动、公众态度的变化、经济发展和政治意识形态都会影响新法律的制定或现有法律的修改。物质渊源本身并不是法律规则,但它们在形成法律的实质和内容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式渊源是法律确立和表达的官方授权方式,而物质渊源则是影响法律内容和演变的各种因素和影响。这种区分突出了正式法律结构与影响法律发展的更广泛的社会和文化动态之间的相互作用。

法律的正式渊源

法律发展史表明,正式法律渊源的性质和主导地位会随着社会和政治组织的变化而变化。

在组织程度较低或较古老的社会中,习惯作为正式的法律渊源往往发挥着核心作用。习俗是一个社会长期接受的惯例和传统,是法律规则的主要基础。这些规则没有文字记载,而是通过传统和社会共识传承和应用。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组织化程度的提高,特别是民族国家和更加复杂的政治制度的出现,成文法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现代法律体系的特点是由官方立法机构制定和通过的成文法律规则。这些成文法有许多优点,包括更加清晰、适用统一以及更容易适应社会和技术变革。

在当代社会,成文法已成为最主要的正式法律渊源。这并不意味着习惯等其他来源已完全消失,但它们在大多数现代法律体系中的作用已不再那么重要。这是因为在复杂和快速变化的社会中,成文法能够更精确、更系统地调节社会、经济和政治关系。

习惯

习惯是一种不成文的法律渊源,产生于一个社区内反复出现的既定惯例。当社区认为这些惯例具有法律约束力时,它就成为法律规则。这种约束力是集体接受的结果,而不是书面正式化的结果。历史上,在许多社会中,习俗在规范行为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例如,在许多农村社区,习俗对农业用地的使用、水的分享或社区内冲突的解决都有规定。这些规则没有成文,但却像现代社会的成文法一样受到尊重和严格遵守。

在当代社会,虽然成文法在法律体系中占主导地位,但习俗仍在发挥作用,尤其是在法律没有规定或规定不明确的领域。在某些情况下,法院会参考习惯做法来解释立法或填补立法空白。例如,在国际贸易法中,长期以来形成的某些商业标准和惯例,即使没有编入条约或法规,也经常得到法院的认可和适用。此外,在国际法中,习惯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编入条约之前,国家主权和外交等原则在很大程度上受国际习惯的制约。作为法律的渊源,习惯说明了法律规范是如何从社会的实践和信仰中有机产生的。它表明,法律不仅仅是一套从上而下强加的规则,也可以从社会内部建立的社会互动和惯例中产生。

习惯是公认的最古老的法律形式,长期以来一直是许多社会的主要法律渊源。正如吉利森(Gilissen)所指出的,在历史上,尤其是十世纪到十二世纪之间,习惯代表了西方社会法律的大部分渊源。这种主导地位是由于缺乏正式的法律制度和成文法,使得当地的传统和习俗成为规范社会行为和解决争端的关键。然而,随着现代民族国家的出现和正式法律制度的发展,习俗的重要性已大大降低。在过去的两百多年里,成文法已成为法律的主要渊源,反映了快速变化的社会需求以及对更精确、更详细的法律规范的需求。例如,许多欧洲国家在十九世纪通过的民法典和刑法典标志着一个分水岭,即从以习惯为基础的法律体系转变为以成文法为主导的法律体系。

然而,习俗并没有被完全摒弃。在某些领域和法律体系中,习惯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在混合法律体系中,习惯与成文法一起得到承认和使用。同样,在国际法中,习惯规范继续制约着国家间关系的某些方面。此外,在某些地方社区或土著民族中,习惯仍是社会和法律规范的重要基础。习惯在现代法律体系中的作用越来越小,这说明法律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演变,其标志是从基于传统习俗的体系过渡到基于正式确立的成文法的体系。这种演变反映了法律对当代社会复杂多变的需求的适应,同时也强调了习惯在对法律的整体理解中的历史重要性和持续重要性。

习惯产生于特定群体的反复实践,并被该群体成员视为具有法律约束力。在成文法缺失、模棱两可或不足的情况下,习惯往往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习俗的动态性质是一个重要方面。它们随着相关群体的习俗和信仰的变化而演变。如果一个群体的习俗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那么与这些习俗相关的风俗也会随之改变。这一过程使习俗保持相关性,并适应社区当前的社会现实。

习俗也可能因明确废除或过时而消失。当新的成文法与某一习俗发生冲突并正式废除该习俗时,习俗就会废除。当某一习俗的基本做法不再得到社区的遵守或认可,从而使该习俗过时时,该习俗就会失效。例如,在许多农村社会,习俗规定了对土地和自然资源的共同管理。随着城市化和有关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正式法律的出台,这些习俗往往被取代或修改,以适应新的法律和社会现实。习俗的这种适应、演变或消失的能力凸显了其有机性质及其与社区习俗和需求的密切联系。尽管在现代法律体系中,成文法占主导地位,但习惯仍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立法不太详细的地区或传统影响较大的社区。

习惯在法律中的构成要素对于理解其发展及其作为法律渊源的认可至关重要。一个关键的方面是长期使用,这就要求一种惯例被长期、反复地遵循,通常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如四十年。这种持久性确保了该惯例不仅仅是一种一时的潮流,而是社区行为规范中不可或缺的、公认的一部分。例如,在一些农村社区,经过几代人的实践,传统的分水或土地管理方法已经获得了法律习俗的地位。同时,"必要确信"(opinio necessitatis)或 "习俗的使用具有强制性 "的信念也至关重要。这种信念强化了一种观念,即习俗不仅是一种习惯,而且具有法律约束力。社区成员遵守习俗并非出于自愿,而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有法律义务这样做。这种观念将简单的社会习俗转化为具有法律效力的习惯规则。某些文化中的婚姻或继承习俗就是一个具体的例子,在这些文化中,人们遵循传统不仅是出于对习俗的尊重,还因为这些传统被视为法律义务。

这些因素,即长期使用和必要确念,相互作用,将习惯行为提升到法律地位。它们强调了在社区中经常遵守和根深蒂固的惯例如何演变成为法律体系中公认的组成部分。这种将社会习俗转化为法律规则的过程强调了习惯作为法律渊源的有机性和社区性。

作为一种法律渊源,习惯的特点在于它的起源及其对所产生社区习俗的适应。它反映了人民的意愿,并随着社会和文化习俗的演变而变化。这赋予了它动态和灵活的特点,使其能够与社会当前的价值观和需求紧密结合。然而,习俗的口头性质和正式文件的缺乏会给法律的确定性带来挑战。成文法的措辞和适用在官方文本中都有明确规定,而习俗则不同,它往往依赖于口头传播和集体解释。这使得它们的存在和精确参数有时难以确定。在法律诉讼中,通常由援引习惯的一方来证明其存在和适用。这种举证需求会使习惯的使用复杂化,尤其是在习惯做法未得到广泛认可或对其解释存在分歧的情况下。尽管存在这些挑战,但根据 "法院知法 "原则,法官应了解法律。这一原则意味着法官不仅应了解成文法,还应了解在其管辖范围内适用的习惯。因此,他们能够在没有具体成文立法的情况下解释和适用习惯,或澄清法律未解决的法律问题。

法律可被视为通过习俗获得的经验和惯例的结晶或书面正式化。在许多情况下,成文法的出现是为了编纂和规范已有的习惯做法,使其更加清晰和统一。在现代社会,习惯在法律体系中的作用已退居次要地位,这主要是因为成文法的主导地位和精确性。在成文法沉默、模糊或不完整的情况下,习惯往往会发挥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习惯做法可作为解释或填补法律空白的指南。例如,在国际法的某些领域,在没有正式条约或协定的情况下,国际习惯做法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然而,习惯并不局限于辅助作用。在某些司法管辖区,尤其是那些遵循混合法体系或承认土著人民权利的司法管辖区,习惯可能具有更重要的地位。此外,在国际贸易法等领域,即使没有正式立法,某些商业习惯做法也被广泛接受和适用。

1907 年 12 月 10 日颁布的《瑞士民法典》第 1 条为我们揭示了瑞士法律体系如何处理法律的适用和解释问题。首先,这部法律确立了法律的至高无上地位,规定所有事项都必须受法律规定的约束,无论是明文规定还是根据法律精神理解。这强调了成文法在瑞士法律秩序中的根本重要性,反映出瑞士人明显倾向于制定明确的指令。然而,第 1 条也承认成文法无法直接解答法律问题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第 1 条规定法官有责任求助于习惯法。如果没有可适用的习惯法,则请法官根据其作为立法者时会使用的原则做出裁决。这一规定赋予瑞士法官极大的自由和责任,使他们能够根据自己对公正和公平基本原则的理解来解释法律并填补任何空白。

该条还强调了理论和判例法的重要性。鼓励法官借鉴学术著作和以往的司法判决来指导其判决。这确保了判决不是在真空中做出的,而是以既定的法律知识和判例为基础。本文所反映的瑞士法律的方法说明了成文法的严谨性与处理法律沉默、模糊或不完整情况所需的灵活性之间的平衡。它展示了一个法律体系如何有效地将各种法律渊源结合起来,以确保司法的一致性和公正性。

1912 年《瑞士民法典》中的习惯法概念反映了瑞士联邦性质所特有的方法。在这种情况下,习惯法被理解为在瑞士联邦范围内的一套法律惯例和规范。这意味着,当法官使用习惯法判案时,他或她所适用的是在瑞士全境得到认可和遵守的习惯。鉴于瑞士的联邦制结构,不同的州拥有不同的法律制度和传统,因此这种方法尤为重要。因此,联邦一级的习惯法可作为一个共同的参考框架,供全国法官使用。不过,这些习惯不得与地区特性相冲突。换句话说,适用的习惯法不得与瑞士某一地区特有的习俗或法律相冲突。这种制度允许在一定程度上统一法律的适用,同时尊重当地的特殊性。它反映了国家统一和地区多样性之间的平衡,这是瑞士治理的一项基本原则。1912年的《瑞士民法典》在联邦一级承认习惯法,从而促进了法律适用的全国一致性和对各州特点的敏感性。

从历史上看,在许多法律体系中,习惯往往是正式法律的基础。当一个社区内出现并确立的惯例和规范最终以成文法的形式编纂时,就会出现这一过程。这种现象可以在各种法律和历史背景下观察到。例如,在古代或传统社会中,有关贸易、财产、婚姻或继承的规则最初是以当地习俗为基础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习惯做法被正式化并纳入成文法体系,以确保更高的一致性、清晰度和可及性。

将习俗转化为成文法有几个好处。它使法律规则更加标准化,使其更易于理解和适用。此外,通过将这些习俗正式化,成文法可以确保规则的统一适用,从而提供更清晰、更公平的法律保护。然而,这种编纂过程并不意味着习俗失去了所有相关性。在某些情况下,成文法可能会为习俗的解释和适用留有余地,尤其是在立法未作规定或不够详细的领域。此外,即使在编纂之后,习俗也可能继续影响法律的解释和适用,尤其是在承认当地传统和习俗价值的法律体系中。习俗与法律之间的关系是动态和相互依存的。习俗往往可以为成文法的制定铺平道路,但它也继续在法律的制定和适用中发挥作用,即使在成文法占主导地位的现代社会也是如此。

法律

法律是现代法律体系的核心要素,发挥着多项重要功能。法律的特点是普遍性和抽象性,这意味着法律旨在适用于各种情况和人群,而不局限于个别或具体案件。这种概括性使规则可以统一适用于类似情况,从而确保法律体系的公平性和可预见性。作为法律渊源,法律规定了规则、义务和禁令。它规定了个人和组织必须遵守的行为标准,并规定了不遵守的法律后果。例如,法律可以规范商业、道路交通、财产权或合同关系等不同领域,也可以规定纳税或遵守环境标准等义务。

法律通常由议会或立法大会等立法机构制定和通过,代表着国家的权威。法律一旦通过,就必须得到所有社会成员的尊重,其实施通常由司法系统和国家执法机构来确保。因此,法律在构建社会、建立明确的权利和义务框架、提供解决冲突和维护社会秩序的机制方面发挥着根本性的作用。法律的普遍性和抽象性使其能够成为有效的治理工具,适应社会的变化和需求。

区分实质意义上的法律和形式意义上的法律,是理解现代法律体系中法律的性质和应用的基础。

实质意义上的法律是指任何规定法律规则或一套法律规则的行为。这一概念侧重于立法行为的内容,即它所规定的规则的性质。一个明显的例子是《联合国宪章》,它规定了国际关系的规则和原则。这类法律可以由各种机构颁布,只要它们有能力并按照正当程序行事。

另一方面,正式意义上的法律侧重于起草立法法案的程序。重点不在于法律的内容,而在于按照规定的形式和条件制定法律的方式。这一概念起源于十八世纪的革命时期,其思想基础是法律必须是主权人民或其代表的作品。它反映了这样一种观念,即自由人服从他自己制定的法律,而奴隶则服从专制者强加的法律。在这种情况下,正式意义上的法律是指由立法机构制定的法律,如国家或联邦一级的议会、州一级的大议会或地方一级的市镇议会。这些法律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机构制定,表达了人民的意愿。

实质意义上的法律和形式意义上的法律之间的这种区别对于法律的解释和适用至关重要,因为它既强调了法律内容的重要性,也强调了法律制定过程的合法性。它确保法律不仅仅是任意制定的规则,而是反映集体意志并按照民主和透明的程序通过的规范。

瑞士法律制度的一个有趣特点是,制定法律规则并非议会的专属职责。在瑞士,行政部门虽然不是正式意义上的立法机构,但在制定法律规则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许多情况下,瑞士行政部门有权颁布具有实质意义上的法律性质的规则。这意味着,即使这些规则没有通过正式的立法程序,但它们规定的义务、权利或行为标准与正式法律中的义务、权利或行为标准相似。这种行政权力通常以法规、命令或指令的形式行使。这种做法反映了一种务实的治理方法,即行政部门可以更灵活、更迅速地应对不一定需要议会正式立法的需求和情况。在需要详细专业知识的技术或特定领域,或在需要快速反应的紧急情况下,这一点可能尤为重要。

还应指出的是,瑞士的大多数法律规则都是由行政部门颁布的。这凸显了行政部门在日常监管和执行公共政策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不过,尽管行政部门在制定法律规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瑞士的制度仍保持着国家不同权力之间的平衡。议会通过的正式法律为行政部门的运作提供了总体框架,而诉诸法律的可能性则确保了这一权力的行使始终符合法治原则。

瑞士联邦联邦宪法》第182条为联邦委员会在立法过程和法律实施中的作用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框架。这一宪法条款授权联邦委员会以法令的形式制定法律规范,但这一能力受到严格限制:必须得到宪法或法律的明确许可。这种做法确保了瑞士行政机构虽然积极参与法律规则的制定,但也是在上级法律文书规定的范围内进行的。例如,如果一项联邦法律明确授权联邦委员会通过法令规定某些技术或行政方面的问题,那么联邦委员会就可以合法地行使这一职能。

除了授权的立法职能外,联邦委员会还负责确保法律、联邦议会的决定和联邦司法当局的判决得到有效执行。这就需要积极致力于执行法律,并确保在实践中在全国范围内统一适用。这一责任对于确保法律和司法决定不会成为一纸空文,而是得到执行至关重要,而这对于法治的有效运作至关重要。

因此,第 182 条的规定说明了瑞士法律体系平衡立法和行政职能的方式。它反映了瑞士的联邦和民主结构,在这种结构中,权力得到共享和规范,以避免滥用权力,并确保政府各部门在其合法权限范围内行事。这一制度不仅确保制定适当和具体的法律规则,还确保其有效实施,而这两者都是瑞士社会稳定和公正的根本。

瑞士联邦联邦宪法》第163条规定了联邦议会颁布的法令必须采取的形式,并对联邦法律、法令和联邦政令进行了区分。

根据该条款,当瑞士最高立法机构联邦议会制定法律规则时,必须以联邦法律或法令的形式制定。选择哪种形式取决于相关法规的性质和重要性。联邦法律一般用于范围广泛或原则性的问题,而法令则可用于更为具体或技术性的规定。本条第二段涉及联邦法令,这是立法行为的另一种形式。这些法令可以分为两类:需要全民公决的联邦法令和不需要全民公决的简单联邦法令。须经全民公决的联邦法令通常是特别重要的法令,可以付诸全民投票。而简单的联邦法令一般用于不需要直接征求民众意见的决定或措施。这种立法形式的结构安排反映了瑞士的民主和联邦制度,即根据其重要性和范围采用不同的立法形式。这使得立法过程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同时确保瑞士人民按照直接民主的原则参与重大政治决策。

瑞士议会颁布的法令的性质凸显了不同类型立法行为在等级和功能上的重要区别。与法律或法令不同,法令一般不具有一般性和抽象性,这使其有别于传统的法律规则。瑞士联邦议会颁布的法令通常用于具体的决定或行动。它们可能涉及各种主题,如批准一项国际条约、决定一项具体的预算或开支,或与特定情况有关的措施。与旨在统一适用于各种情况和个人的联邦法律或法令不同,命令往往是详细和有针对性的。

尽管如此,命令并非笼统和抽象,这并不会降低其重要性。议会发布的命令是重要的法律行为,可以对治理或政策的具体方面产生相当大的影响。例如,批准一项国际条约的联邦法令使瑞士在国际舞台上做出承诺,尽管它并没有制定适用于全体瑞士人的一般规则。法律(一般和抽象)与法令(更具体和详细)之间的这种区别是瑞士立法体系的一个基本特征,反映了其复杂性及其满足各种立法和政治需求的能力。

就瑞士议会颁布的法令而言,实质意义上的法律和形式意义上的法律之间的区别对于理解这些立法行为的性质至关重要。尽管法令不是实质意义上的法律(因为它没有规定一般的、抽象的法律规则),但由于其起源,它可以被视为形式意义上的法律。由于法令是由议会这一官方立法机构颁布的,因此法令具有形式上的合法性。这种正式性指的是通过法令的程序和机构,而不是法令的内容或适用。

这一区别在瑞士法律体系中非常重要。它表明,即使一项法令没有制定适用于所有人的一般法律规则,但由于其来源,它仍然是一项重要的法律行为: 议会。这凸显了瑞士议会可利用的立法工具的多样性,以满足不同的治理要求,无论是通过一般规则(实质意义上的法律),还是就具体问题做出决定(法令)。这种方法使立法过程具有灵活性,可以根据需要和情况采用不同类型的法案,同时确保所有法案都经过民主和合法的程序。

大多数正式意义上的法律,即议会或正式立法机构通过的法案,也是实质性意义上的法律,因为它们确立了适用于各种情况的一般性抽象法律规则。除了某些由议会正式通过但不一定确立一般法律规则的联邦法令外,大多数正式法律也是实体法。然而,情况并非总是相反。并非所有实质意义上的法律(即规定法律规则的规范)都一定是形式意义上的法律。换句话说,法律规则可以通过议会正式立法以外的方式确立。例如,这些规则可能来自行政部门(如联邦委员会)发布的法令或指令,作为其授权的一部分。虽然它们确立了法律规则(因此是实质性的),但它们并不是通过正式立法程序通过的(因此不是正式的)。正式法律和实质性法律之间的这种区别非常重要,因为它反映了制定法律规则过程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它显示了政府的不同部门如何为法律框架的发展做出贡献,允许立法机构和行政机构之间进行分工,并确保在适应和应对不同的法律要求和挑战时具有灵活性。

法律的物质来源

判例法

判例法包括法院和其他适用法律的机构做出的所有裁决,是法律体系的基本要素。它不仅包括这些机构做出的判决和裁决,还包括这些裁决中采用的原则、推理和解决方案。

判例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其在解释法律方面的作用。法院通过其判决澄清法律条文并赋予其意义,有时还对其进行解释,以应对复杂或新颖的案件。例如,最高法院可能会以解决权利冲突的方式来解释宪法条款,从而影响今后适用该条款的方式。此外,判例法还被用来创造先例,特别是在普通法体系中,上级法院的判决构成下级法院做出判决的依据。这种判例制度确保了法律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因为它确保了类似案件得到类似的处理。

判例法在填补立法空白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法律没有规定或规定不明确的情况下,法院可以制定适当的法律解决方案。例如,在面对与技术或隐私有关的新问题时,法院可以对法律进行解释,以便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保护个人权利。最后,司法判决可以反映并影响社会价值观和规范。法院在解释和适用法律时,往往会使法律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态度。历史上关于公民权利和个人自由的判决说明了判例法如何既能反映社会变革,又能引导社会变革。判例法作为一套司法判决,是一种动态的、有生命力的法律渊源。它代表着法律知识的积累,在法律体系不断发展和适应新的复杂挑战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判例法由法院作出的判决和裁决组成,是一种活的、不断发展的法律渊源。在没有专门适用于特定案件的成文法律规则的情况下,判例法尤为重要。当法官遇到没有成文法或成文法不足的案件时,通常会求助于判例法来寻求指导。这包括查找其他法官以前在类似案件中做出的判决。这些先例提供了参考框架,有助于确保法律适用的一致性。例如,处理民事责任案件的法官可能会参考以前的判决,以确定如何评估过失或损害。

不过,判例法并非一成不变。使用判例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如果当前案件的情况需要,法官可以偏离以前的判决。如果法官认为当前案件的条件或情况与以前的案件有很大不同,或者如果新的法律、社会或技术发展使得有必要这样做,他或她可以选择做出不同的裁决。这种灵活性对于使法律与时俱进、与社会变革相适应至关重要。因此,判例法是连续性和适应性之间的平衡,既提供稳定的法律框架,又允许进行必要的调整,以应对新出现的挑战和不断变化的情况。这表明了法律的动态性以及法官在法律解释和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当一项法院判决被认为开创了一个重要先例,可能会影响未来类似案件的判决时,就使用了 "开创先例 "一词。这一概念对于法律制度的运作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判例法发挥主导作用的国家。在瑞士,虽然法律制度并非建立在普通法基础之上(判例法在普通法中发挥着核心作用),但法院判决,尤其是高等法院的判决,具有重要意义。这些裁决通常被称为 "判例解决方案",是解释和适用法律的指南。它们可以揭示立法中的灰色地带,或为如何处理复杂的法律案件提供指导。

禁卫军解决方案 "一词源于罗马法律体系,指的是法官(古罗马的禁卫军)在没有具体法律的情况下为解决争端而制定的规则。在现代语境中,该词有时被用来描述确立新原则或以创新方式解释法律的司法判决。在瑞士,与其他法律体系一样,判例法和赞美诗式的解决方案在法律的发展和调整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可以填补立法空白,还有助于使法律制度适应社会和技术发展,从而确保法律始终具有相关性和有效性。

学说

学说是指法学家、学者、研究人员和法律从业人员对法律发表的所有意见、分析、解释和评论。这些人主要致力于法律的研究、教学或实践,他们的工作对法律的理解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理论贡献有多种形式,包括在法律期刊上发表文章、出版书籍、对立法或判例法进行评论,以及对司法判决进行评论。这些著作通常用于探讨复杂的法律问题,提出对法律的解释,批评或支持司法判决,并对法律制度的改进或改革提出建议。虽然法律学说不像成文法或判例法那样是具有约束力的法律渊源,但它在法律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说著作通常会影响立法、判例法和公共政策的形成。它们也是律师、法官和法律专业学生的宝贵资源,为法律的各个方面提供了深入的分析和翔实的观点。

在立法文本产量增加的同时,理论著作的数量也在增加。理论作者越来越多地寻求跟上快速的法律发展步伐,并对这些变化提出的直接问题做出回应。这种对即时性的关注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它确保了法律理论始终与当代问题相关并直接适用于当代问题。律师、从业人员和决策者可以获得反映法律现状和新出现的法律挑战的分析和评论。另一方面,这种对当前问题的关注也会削弱法律理论提供长远视角的能力。当工作重点主要放在眼前的问题或对新立法的快速反应上时,可能会缺乏全球视野和对基本趋势和原则的深刻反思。这种视角的缺失会限制法律学术对法律进行全面、平衡理解的能力,而这种理解对法律的深思熟虑的发展和长期一致性至关重要。因此,法律学说必须在应对能力和长远眼光之间取得平衡。应对当前的挑战固然重要,但保持全球视野也同样重要,这样才能在更广泛的背景下理解法律,并为法律的演变和理解做出重要贡献。

法律学说是研究和应用法律的重要支柱,由各种类型的著作组成,每种著作都在传播法律知识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法律文献的核心是论文,即对某一特定法律分支或领域进行系统研究的综合性著作。例如,关于宪法的论著将详细介绍基本原则、判例法和相关理论。这些著作通常被视为该领域的重要参考资料。教科书或手册则是论著的子类,但更具综合性和教学性。教科书或手册主要用于教学目的,为某一法律领域提供清晰、有条理的介绍,使学科内容易于理解,尤其是对学生而言。例如,民法教科书将简明扼要地介绍该法律分支的基本概念和规则。评注是另一种理论著作,侧重于分析特定的法院判决、法律或理论文本。例如,关于最高法院判决的评注可能会探讨该判决的含义、讨论其背景并分析其对未来判例法的影响。专著深入探讨具体的法律问题。这些研究通常是博士论文或博士后研究,可以探讨专门的或新出现的法律主题。例如,专著可以探讨人工智能的法律影响。文章一般篇幅较短,可在专业期刊或集体著作中找到。它们通常涉及当代或特定的法律问题,对法律的各个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例如,商法期刊上的文章可能会讨论合同法的最新发展。最后,法律文本的正式版本,如法律报告,通常附有评注和分析。这些出版物对于根据上下文理解法律条文、提供说明和解释至关重要。

理论出版物的多样性在丰富法律视野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每一类出版物都有自己的视角和分析深度,为法律的理解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论文详尽论述了某一法律领域,为深入理解原理和理论提供了坚实的知识基础。教科书和手册则通过有条理的教学方式介绍概念,让更多的读者,尤其是学生了解法律。评注侧重于具体的司法判决或法律条文,帮助从业人员和学者理解和解释这些判决在实际情况中的含义。专著探讨有针对性的法律问题,往往探索新的领域或对复杂的主题提出创新的观点。法律评论文章就当前的法律问题进行持续对话,激发辩论和思考。正式版本的法律文本辅以专家评注,是了解现行法律及其应用的宝贵资源。这些不同形式的理论出版物共同构成了一个丰富而充满活力的生态系统,为法律的发展推波助澜。它们为法律决策、法律教育、研究和立法改革提供了重要依据,在法律体系的延续和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如今,法律学说被广泛认为是法律的权威,它提供的分析、解释和评论影响着人们对法律的理解和应用。虽然它不像立法或判例法那样是具有约束力的法律渊源,但它在形成司法判决、立法政策和法律实践方面的影响是不可否认的。从历史上看,学说在法律创制中发挥着更为直接的作用。在某些时期和司法管辖区,法学家和法律理论家的著作被视为法律的正式渊源。例如,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法学家对罗马法的评论和解释往往被视为合法的法律渊源,直接影响司法判决和法律实践。这些学说著作有时备受推崇,被法官引为几乎是权威的权威。今天,虽然学说没有被正式承认为法律渊源,但其作用仍然至关重要。它有助于澄清和指导法律解释,为判例法提供批判性视角,并促进法律概念的讨论和演变。理论工作在律师的教育和培训中,以及在法律的理解、传授和实践方式中继续发挥着关键作用。

在古罗马,法律学说在法律的形成和应用中发挥着主导作用。罗马法学家因其专业技能和知识而备受推崇,他们撰写了有关罗马法的观点、论文和评论。这些著作被视为法律的权威和直接来源。六世纪查士丁尼皇帝下令编纂的《文摘》就是这种做法的最好例证。它是《民法大全》(Corpus Juris Civilis)的一部分,《民法大全》是一部旨在整合罗马法律并使之系统化的巨著。尤其是《文摘》,它汇集了最杰出的罗马法学家的著作摘录。这些摘录经过精心挑选和组织,形成了一套连贯的法律原则。文摘》中收录的罗马法学家的观点和分析具有极大的权威性,通常被视为等同于法律。事实上,在罗马法律体系中,"法律"(官方法规)和 "学说"(法学家的著作)之间的区别远没有大多数现代法律体系那么严格。因此,在罗马古代,法律学说不仅仅间接影响法律,它还是法律不可分割的正式组成部分,在界定和解释法律规范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表明,从历史上看,"法律 "与 "学说 "之间的界限是不固定的,并突出了法学家在塑造法律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几个世纪以来,众多法学家和知名法律人士通过他们的著作和分析在法律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这些具有影响力的人物所撰写的大量文献,在不同时代和社会中帮助塑造、发展和阐明了法律。在古罗马,盖乌斯、乌尔皮安和帕皮尼安等法学家撰写的论文和评论构成了罗马法的基础。他们的著作影响深远,在《民法大全》(尤其是《文摘》)中被广泛引用,几个世纪以来一直影响着欧洲民法。在中世纪,罗马法律文本的重新发现带动了法律学术的复兴。格拉蒂安等学者的 "Decretum "对教会法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其他学者则为欧洲民法的复兴做出了贡献。在文艺复兴及其后,荷兰的雨果-格劳秀斯等法学家开创了国际法的发展,而英国的威廉-布莱克斯通爵士等人则以《英格兰法律评注》等著作影响了普通法。最近,在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约翰-奥斯汀、汉斯-凯尔森和 H.L.A. 哈特等法学家对法律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影响了世界各地大学理解和教授法律的方式。这些人物中的每一位都帮助塑造了他们所处时代的法律景观,带来了新的视角,发展了有影响力的理论,或以具有持久影响的方式解释了法律。他们的工作不仅丰富了他们那个时代的法律理解,而且继续影响着当代的法律思想和实践。

让-多马(Jean Domat)和罗伯特-约瑟夫-波蒂埃(Robert Joseph Pothier)等法学家在法国旧政体时期的贡献是法律学说对法律的统一和系统化产生影响的杰出典范。在法国通过 1804 年《民法典》(又称《拿破仑法典》)建立民法编纂体系之前,法国的法律体系分散而复杂,地方习俗和法律规则繁多。让-多马是十七世纪的法学家,他最著名的作品是《民法的本质》和《公法》。这些著作试图在罗马法原则的基础上组织和解释民法。多马试图以系统化和逻辑化的方式将法律合理化,这对当时理解和应用民法有很大帮助。罗伯特-约瑟夫-波蒂埃(Robert Joseph Pothier)是十八世纪的法学家,因其关于民法不同分支(如合同法、财产法和义务)的许多论文而闻名。他的著作深受罗马法的影响,因其清晰严谨而广为人知。波蒂埃是当时最有影响力的法学家之一,他的著作对民法后来的发展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不仅在法国如此,在其他国家也是如此。这些法学家的工作极大地影响了法国民法的编纂。他们为使法律系统化和明确化所做的努力为《法国民法典》的通过铺平了道路,该法典通过建立一个连贯统一的法律体系,使民法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民法典》不仅在法国,而且在许多其他国家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被认为是现代最重要的法律成就之一。

大革命之前,法国的地方法律体系多种多样。这种多样性源于不同地区的风俗习惯以及罗马法在全国各地不同程度的适用。这种情况使得法律变得复杂,往往难以驾驭,尤其是对于那些非该领域专家而言。随着十八世纪末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法律开始走向统一和合理化。大革命旨在建立一个更加连贯、更易于使用的法律体系,以反映作为革命愿望核心的平等和理性的理想。这场运动最重要的成果之一是在 1804 年制定了《法国民法典》,即后来的《拿破仑法典》。这部法典统一了法国的私法,用一个统一的法律体系取代了各种地方习俗。让-多马(Jean Domat)和罗伯特-约瑟夫-波蒂埃(Robert Joseph Pothier)在统一私法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的作品深受罗马法原则的影响,力求使民法系统化和合理化。虽然他们的著作早于法国大革命,但为大革命和拿破仑时代的法律改革者提供了思想和理论基础。尤其是在制定《民法典》的过程中,波蒂埃的影响常常得到认可,他的论文在这部历史性法典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作用。因此,在多马特和波蒂埃等人的影响和法国大革命的推动下,十九世纪之交法国法律的统一标志着法律史上一个决定性的转折点,奠定了现代法国法律体系的基础。

Eugen Huber.

欧根-胡贝尔在瑞士法律领域的工作非常出色,在瑞士私法的统一和编纂方面发挥了核心作用。在尤金-胡贝尔介入之前,瑞士的联邦体系由众多州组成,地方法律体系错综复杂。这种多样性反映了各州自治的历史传统,但也给法律的协调性和统一性带来了挑战。著名法学家欧根-胡贝尔(Eugen Huber)对瑞士各州现行的不同法律制度和文本进行了详尽系统的研究。他的主要著作《瑞士私法的历史和体系》为瑞士私法的统一做出了重大贡献。在这部著作中,他分析并归纳了各州共同的法律原则和公认的惯例,试图建立一个能被广泛接受的统一法律体系。1912年颁布的《瑞士民法典》(Zivilgesetzbuch)将他的工作推向了顶峰。这部法典统一了整个瑞士的私法,用一套统一的规则取代了各州的法律。胡贝尔的编纂工作是瑞士法律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尊重瑞士特殊性和文化多样性的同时,提供了亟需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1911 年至 1912 年,胡贝尔在伯尔尼担任联邦委员,这凸显了他工作的重要性。在此期间,他捍卫并推动了《民法典》的通过,为瑞士法律体系的现代化和建立统一的私法法律框架发挥了关键作用。

从历史上看,学说往往作为法律的直接渊源发挥作用,如瑞士的欧根-胡贝尔,他的学说工作直接影响了《瑞士民法典》的起草和颁布。这些贡献说明,在特定时期和特定背景下,法律学者的著作和分析是如何在很大程度上融入法律结构本身的。今天,尽管法律学说不像立法或判例法那样是具有约束力的法律渊源,但它作为法律领域的权威,仍然具有巨大的影响力。理论著作提供解释、批评和观点,为法律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信息和指导。它们是立法者、法官和法律从业人员的重要资源,对立法和司法判决进行深入分析和批判性评估。法律学术的影响体现在新立法的制定、现有立法的解释、判例法的形成以及法律原则的演变等方面。通过对法律进行反思,对其原则和应用进行质疑和分析,法律学者为发展一个充满活力、适应性强和深思熟虑的法律体系不断做出贡献。

法律的一般原则

法律的一般原则构成一套指导原则,虽然缺乏实在法规则的精确性和详细性,但在法律体系的定位和解释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法律的一般原则是法律适用和发展的指南。它们提供了一个概念和道德框架,作为实在法(即正式通过的法律和法规)的基础和依据。这些原则包括公平、正义、诚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尊重人权和相称性等概念。在现行法律模糊、不完整或缺失的情况下,这些原则尤为重要。在这种情况下,法官和律师可以参考一般原则来解释法律或填补法律空白。这些原则还可用于评估现行法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确保它们符合法律制度的基本价值观。例如,在国际法领域,一般法律原则发挥着根本性的作用,因为它们有助于填补国际条约或习惯法未作规定的空白。同样,在宪法领域,一般原则常常被用来解释宪法条款,指导基本权利和自由的适用。法律的一般原则对于确保法律的适用和发展不仅以技术规则为指导,而且以伦理考虑和普遍认可的价值观为指导至关重要。它们有助于整个法律体系的一致性、合法性和公平性。

格言或锦囊是用简洁的句子表达的法律谚语或格言。这些表达方式通常以简洁易记的方式表述,概括了基本的法律原则或法律规则。它们用于将复杂的法律概念归纳成简洁易懂的句子,在法律教学、实践和解释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法律格言通常源于罗马法和欧洲法律传统,尽管许多法律文化已经发展出了自己的格言。格言在历史上一直被用来将重要的法律原则代代相传,尤其是在大多数法律从业者和公民无法获得大量或复杂的法律文本的时代。

格言是概括基本法律原则的简短公式,通常使用拉丁语。这些格言提供了一种简明易记的方式来传达复杂的法律概念,在历史上的法律传播和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法律格言源于罗马法律传统,在许多法律文化中已成为法律教学和实践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不仅可以教育法律专业的学生和专业人士有关基本原则的知识,还可以在司法实践中指导法律的解释和应用。由于其简明扼要的性质和历史渊源,这些格言经常在法院判决、法律辩论和学术著作中被引用,并继续影响着当代法律的理解和应用。

以下格言是法律格言的经典范例,在理解和适用法律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每一句拉丁格言都以简明易记的方式表达了一个基本的法律原则:

  • Audiatur et altera pars: This principle means that both parties must be heard. It underlines the importance of fair justice and the right to a fair trial, where each party has the opportunity to present its case.
  • Iura novit curia: The court knows the law. This maxim indicates that the courts are expected to know the law and apply it correctly, even if the disputing parties do not know or fully understand it.
  • In dubio pro reo: In case of doubt, the benefit goes to the accused. This principle is at the heart of criminal law and means that where there is doubt about guilt, the decision should favour the accused.
  • Iustitia est constans et perpetua voluntas jus suum cuique tribuendi: Justice is the constant and perpetual will to give everyone his due. This principle highlights the fundamental aim of justice, which is to ensure that everyone receives what is justly due to them.
  • Nonbis in idem: This principle means that a person cannot be tried twice for the same offence. It is a key component of criminal law, preventing double prosecution or double punishment.
  • Nullum crimen sine lege: No crime without law. This principle states that an action can only be considered criminal if it was defined as such by the law before it was committed.
  • Lex posterior derogat priori: The most recent law prevails over previous laws. This principle is used to resolve conflicts between successive laws, giving priority to the most recent provisions.
  • Lex specialis derogat generali: The special rule prevails over the general rule. This principle is applied when there is a conflict between a general rule and a specific rule, in which case the specific rule takes precedence.
  • Pacta sunt servanda : Agreements must be respected. This principle, which is fundamental to contract law, emphasises that the parties are obliged to respect the agreements they have made.

These adages summarise complex legal concepts in an accessible way and are a testament to the wisdom and insight of the jurists and legislators who have shaped the law over the centuries. They continue to be relevant in contemporary legal practice, guiding the interpret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law.

Brocades are a form of adage, but they tend to be presented in a more accessible and popular form. Whereas legal adages are often formulated in Latin and can sometimes be obscure to non-specialists, brocades are generally designed to be more easily understood by a wider audience. Brocades retain the concise and memorable character of adages, but their presentation and language tend to be less formal and closer to popular expression. They aim to make legal principles more accessible to the general public, without the use of complex legal terminology or Latin formulations. These expression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democratising knowledge of the law, by making legal concepts more accessible and understandable to those who are not legal experts. Thus, while sharing the function of traditional adages of summarising legal principles, brocades do so in a way that is often more rooted in everyday language and culture.

The following brocades are examples that illustrate legal principles in a concise and memorable way:

  • This brocade highlights an important principle of contract law. It means that if performance of a contract becomes impossible for reasons beyond the control of the parties, the contract may be annulled or considered null and void. This principle is fundamental to ensuring fairness in contractual obligations, recognising that parties cannot be held liable for unforeseeable or uncontrollable events that make performance of the contract impossible.
  • The dead seize the living: This brocade applies in the context of inheritance law. It expresses the idea that when a person dies, his heirs or legal successors are immediately vested with his estate. This means that the property, rights and obligations of the deceased are transferred to his or her heirs without interruption.
  • Le Roy est mort, vive le Roy: This brocade, which comes from the monarchical tradition, illustrates the principle of the continuity of the crown. It indicates that on the death of the king, his successor immediately becomes king. This principle ensures a smooth transition without a power vacuum, underlining the continuity and stability of the monarchical system.

These adages and brocades summarise legal concepts in an accessible way and are used to communicate fundamental legal principles to a wider audience, making the law easier to understand.

General principles of law play an essential role in organising and understanding the law, particularly in systems where positive rules (i.e. specific laws and regulations) can be numerous, complex and sometimes even contradictory.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law serve as a basis for interpreting and applying positive rules. They provide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how different rules interact and apply. These principles include, for example, concepts such as justice, fairness, good faith and respect for fundamental rights. By relying on these principles, judges and lawyers can navigate the potential 'mess' of positive rules to find legal solutions that are not only legally valid, but also ethically and morally justified. In addition, general principles of law help to fill gaps where specific laws are silent or ambiguous. In such situations, general principles provide a basis on which judicial decisions can be made, ensuring that these decision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fundamental values of the legal system. General principles of law are essential to maintaining the integrity, coherence and justice of the legal system. They ensure that the law remains rooted in fundamental values and is able to adapt and respond to the complex and constantly changing situations facing modern society.

These principles embody fundamental philosophical and ethical values that form the basis of these legal systems. They act as a guide to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law and play a crucial role in filling legislative gaps.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law, such as justice, equity, good faith and respect for human rights, serve to interpret and give meaning to written laws, ensuring that their application is consistent with the fundamental values of the legal system. They also help judges and lawyers to make informed decisions in cases where the written law is vague, incomplete or non-existent. However, these principles, in themselves, do not constitute direct forms of binding law, except in cases where they are explicitly enshrined in formal legal documents such as the Constitution. When they are enshrined in the Constitution, these principles acquire a legal force and authority that place them at the top of the hierarchy of legal norms. In such cases, they not only serve as a guide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laws, but also become sources of legally binding rights and obligations. General principles of law are essential elements that contribute to the justice, coherence and fairness of Western legal systems. Although they are not always directly binding, their influence on the interpret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law is profound and essential to ensure that legislation and legal practice remain rooted in universal fundamental values.

International law is based on fundamental principles that define relations between states and provide a framework for peaceful and orderly coexistence. Among these principles, equality between states, the independence of states and the principle of non-intervention are particularly crucial. The principle of equality between states is a key concept in international law. It states that all states, regardless of their size or power, have equal right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is means that every state has the same right to participate in international negotiations and international organisations, as well as in the formation of international law. At UN assemblies, for example, every member country, large or small, has an equal vote in the deliberations. The independence of states, another pillar of international law, emphasises that each state has complete sovereignty over its territory. This means that a state has complete control over its internal and external affairs, unless it has agreed to specific restrictions through treaties or agreements. A concrete example of this voluntarily limited independence can be seen in cross-border cooperation agreements, such as the one between France and Switzerland, which allows police collaboration in specific border areas. The principle of non-intervention stems from the principles of equality and independence. It prohibits states from intervening in the internal affairs of other states, including political, economic or military interference. This principle is essential for preserving the national sovereignty and territorial integrity of States. For example, UN resolutions condemning intervention in the internal affairs of a state are based on this principle. These principles play a vital role in maintaining order and stability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y facilitate peaceful coexistence between states, enable the non-violent resolution of conflicts and support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thus forming the bedrock of the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legal system.

Nation-states generally have well-structured legal and political systems with a clear separation of powers between the executive, the legislature and the judiciary. These systems enable the effective application and enforcement of the law within the state, as well as the resolution of disputes by established judicial institutions. In a nation-state context, if a dispute arises over the interpretation or application of a law, it is the judiciary that is responsible for adjudicating. National courts have the authority to interpret laws, resolve disputes and ensure that justice is applied fairly. In addition, the existence of an executive force enables judicial decisions and laws to be enforced effectively, thereby strengthening public security and peace. The international legal order, on the other hand, operates differently. The organis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order often lacks the hierarchical structure and centralised enforcement mechanisms that characterise nation states. Although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such as the 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 exist to resolve disputes between states, their ability to enforce their decisions is limited. In the absence of a global executive, the enforcement of international decisions depends largely on the will and cooperation of individual states. This structural difference poses unique challenges for the application and enforcement of international law. States are largely responsible for implementing international law at the national level,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is system relies on their commitment to respect and implement international obligations. This contrasts with the more direct and coercive system available within nation states to enforce their domestic law.

Annexes

Refer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