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市场的动态和产品贸易的全球化

De Baripedia

根据米歇尔-奥利斯(Michel Oris)的课程改编[1][2]

十八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是世界经济史上的一个关键时期,其特点是各国互动和参与国际贸易的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这个时代的特征是从孤立和地方微观经济向以复杂的相互联系和战略互补为特征的全球化经济过渡。这一时代的形成得益于运输和通信领域的革命性进步,这些进步扩大了市场,降低了成本,改变了全球的贸易关系和生产结构。

十九世纪始于拿破仑战争的残余,欧洲各国摆脱了长期的冲突状态,转而采取保护主义政策来重建和保护其刚刚起步的经济。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业化和技术创新(尤其是在英国)开创了自由贸易和商业主导的时代,为现代全球化奠定了基础。

在此期间,危机和繁荣的循环挑战着现有的经济模式,迫使各国进行调整和应对。19 世纪末,美洲廉价谷物的涌入引发了农业危机,促使欧洲国家质疑其对进口的依赖,并在耕作方式上进行创新。与此同时,在工业繁荣期,新的强国崛起,利用先进的技术与工业革命的先驱们相抗衡。

在 20 世纪之交,英国面对其工业基础设施的相对过时,选择了维持自由贸易,依靠其帝国和在世界贸易中的核心作用来驾驭这些不断变化的水域。与此同时,法国和德国等国受益于庞大的国内市场,采取了有针对性的保护主义,以促进国内增长。其他国家,如瑞士和丹麦,则奉行李嘉图式的专业化,在日益多元化和一体化的全球经济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运输革命和市场扩张[modifier | modifier le wikicode]

18 世纪,基础设施的改善,尤其是道路的改善,促进了远距离贸易。铺设路面的道路取代了过去的土路,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和时间。这使得当地市场得以发展和连接,形成了广泛的贸易网络。

运河的发展是向前迈出的一大步,它连接了河流,在生产中心和市场之间开辟了直接的水路。这些大型项目需要大量投资,通常由股份公司提供资金,让众多投资者参与其中。这种融资方式为 19 世纪的基础设施投资(如铁路)奠定了基础。随着 19 世纪铁路的出现,运输革命宣告完成。

火车速度快、装载量大、可靠性高,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开辟了新的市场,促进了地区专业化。其结果是规模经济的增加以及国内和国际产品市场的形成。这些变化深刻地改变了社会的经济结构,促进了国际贸易,加快了工业化进程,并影响了殖民帝国的发展。

高效的运输网络还促进了思想和创新的传播,在全球经济史上发挥了关键作用。1761 年在英国开通的布里奇沃特运河降低了曼彻斯特的煤炭成本,改变了当地的工业。1825 年开通的斯托克顿至达林顿铁路开创了铁路客货运输时代,为铁路网的广泛使用拉开了序幕,从而重塑了全球经济。

19 世纪 30 年代的第一条铁路线作为原型运行,让银行家们相信了这项新技术的潜力。铁路与蒸汽机的结合促进了这种运输方式的快速发展。铁路最初是为运输煤炭而设计的,煤炭是新兴工业的必需品,但很快就被改造成了客运工具。

铁路通过利物浦和曼彻斯特铁路将曼彻斯特和利物浦等工业中心连接起来,提高了原材料和成品的运输效率。1825 年开通的斯托克顿至达林顿铁路线虽然最初是为运煤而设计的,但很快就开始利用货运列车上的车厢运送乘客。铁路的成功使许多城镇建造了具有纪念意义的车站,成为进步和创新的象征。例如,1852 年在伦敦修建的国王十字车站不仅改变了城市面貌,还推动了周边城市的发展。

除经济影响外,铁路还对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缩短了人们的距离感,并影响了社会实践。更快捷的旅程带来了新的休闲方式,例如城市居民的海滨一日游,1841 年布莱顿铁路服务就是一个例证。正是这些创新和调整巩固了铁路作为工业革命支柱和现代大众交通基础设施先驱的地位。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英国和比利时出现了重要的经济动脉--大铁路线,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法国也出现了大铁路线,它们主要从巴黎向外辐射。欧洲铁路网建成后,平均时速达到了惊人的 40 公里/小时,确保了整个欧洲大陆的运输性能和可靠性。技术创新使重型货物(如钢筋)的长距离运输变得前所未有的容易。这一进步使工业摆脱了地域限制,例如在瑞士可以使用圣埃蒂安生产的铸铁制造金属板。

铁路网广泛的物流能力为跨国生产链和地区专业化铺平了道路。1914 年标志着欧洲铁路网的全盛时期,而此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开始,地缘政治和经济格局正在重新定义。战后,尽管铁路网进行了重建和现代化改造,但由于高速公路的兴起,铁路的地位开始下降,这标志着以汽车和公路运输为主的新一轮运输革命。

这个时代的一个显著例子是巴黎东站(Gare de l'Est),它于 1849 年落成,是通往法国东部和其他地区的线路的起点。1883 年修建的连接巴黎和伊斯坦布尔的东方快车线路是欧洲铁路网成熟的又一见证,它提供了跨越多个国家和文化的豪华服务,象征着欧洲的互联互通。铁路网不仅改变了物流和贸易,还塑造了欧洲各国的社会、文化甚至政治生活,将遥远的地区联系在一起,促进了前所未有的交流和融合。

拓展视野:改善交通网络[modifier | modifier le wikicode]

19 世纪交通的进步,尤其是铁路的发展,大大扩展了在一定时间内可以到达的地区。这种流动性的革命使工人能够住在离工作地点更远的地方,而又不影响他们每天到达工作地点的能力。事实上,通勤列车开始服务于城市周边地区,从而导致了郊区住宅的出现。例如,在英国,1863 年伦敦大都会铁路等线路的开通,使工人们能够在市中心工作的同时,居住在新区(如 Metroland)。这种从住宅区向郊区的迁移有助于改变城市结构,将住宅区与工业区分隔开来,并有可能提高工人的生活质量,因为他们现在可以逃离城市工业中心的污染和拥挤。

萨凡纳号,1819 年第一艘横渡大西洋的蒸汽船。

19 世纪蒸汽船的出现标志着海上航行的转折点。蒸汽机的出现使风帆推动力变得过时,船只可以不受风向和水流的影响而独立航行。蒸汽船最初配备的是侧置桨轮,但为了应对大西洋汹涌的水域,蒸汽船必须进行调整。在船体下安装桨轮或螺旋桨,提高了船只的稳定性和效率,将横渡大西洋的时间从 30 天缩短到 15 天。

这些定期、快速的穿越使可靠的跨大西洋运输网络得以建立,为更顺畅的国际贸易铺平了道路。造船业以钢板取代木材,也促进了更大、更坚固和更轻的船只的诞生。

1819 年,蒸汽船 "SS 萨凡纳 "号首次成功横渡大西洋,尽管大部分航程是在风帆的帮助下完成的。这一成功为其他创新铺平了道路,例如大东方号,它在 1859 年完成了铺设第一条跨大西洋电报电缆的壮举,将欧洲和纽约连接起来。这一技术壮举影响深远,实现了各大洲之间的即时通信,统一了世界金融市场,对华尔街和伦敦金融城的股票交易产生了直接影响。这一连接开创了全球通信时代,为全球化经济奠定了基础。

1858 年跨大西洋电报电缆地图。

这幅 19 世纪的历史地图显示了美国和欧洲之间的海底电报线路。它显示了横跨大西洋的各种海底电缆线路。值得注意的是 "大西洋大电缆 "的存在,它可能是 1858 年铺设的第一条跨大西洋电缆。地图还显示了北美和欧洲海岸的等高线,底部的经度标尺显示了各点之间的距离。陆地区域用不同的颜色来区分,还可以看到一些注释,这些注释可能会提供有关电缆或相关地理特征的更多信息。这类地图对于规划和展示当时的技术成就至关重要,尤其是在通信和国际贸易领域。在各大洲之间快速传输信息的能力开创了经济全球化和通信的新时代。如上所述,这对金融市场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几乎实现了即时信息交流,极大地影响了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和政治决策。

从 1850 年起,蒸汽船和铁路运输的出现推动了贸易的全球化。这些运输工具使远距离、可靠和经济地运输货物成为可能。世界经济由此发展起来,其特点是各国经济日益融入全球贸易体系。

亚洲大米涌入欧洲就是一个例子,说明食品如何成为国际贸易的项目,改变了当地的饮食习惯和产业。同样,在殖民地开采的原材料现在可以运往大都市进行加工,从而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蓬勃发展。

铁路在经济一体化中的作用是决定性的。它们将偏远地区与工业中心和港口连接起来,促进了制成品的出口和原材料的进口。例如,俄罗斯西伯利亚大铁路的修建为远东地区的出口打开了大门,促进了这一广袤地区融入俄罗斯国民经济。

蒸汽轮船在全球也产生了类似的影响,缩短了各大洲之间的航行时间。更短的运输时间不仅提高了国际贸易的效率,也意味着易腐货物可以在更远的距离上保持新鲜。

最后,定期航运服务的引入,如半岛和东方蒸汽轮船公司(P&O)的运营,改变了国际贸易,为欧洲、亚洲和其他地区之间提供了可靠和定期的联系。预测交货和同步供应链的能力深刻地改变了贸易方式,使 19 世纪末成为我们今天所知的全球经济形成的关键时期。

统一市场和地方对策[modifier | modifier le wikicode]

全球统一价格[modifier | modifier le wikicode]

海运实际成本(1910 = 100)。

题为 "海运实际成本(1910=100)"的图表说明了 1750 年至 1910 年期间海运成本的变化情况。图中显示,随着时间的推移,成本大幅降低,以 1910 年为参照点,指数设定为 100。1750 年的成本明显高于 1910 年,反映出当时海上货物运输的成本相对较高。在整个 18 世纪和 19 世纪早期,虽然海运成本有所改善,但仍居高不下,1830 年的海运成本指数虽然略低于 1750 年,但仍远高于 100 的基数。然而,1830 至 1870 年间出现了一个明显的转变,成本大幅下降,低于基准指数。这种明显的下降与工业革命时代相吻合,工业革命的特点是航海技术的改进、船舶运力的提高和蒸汽船的引入等重大进步。到 1910 年,远洋运输成本达到了报告所述期间的最低水平,凸显了技术创新在降低海运成本和效率方面的巨大影响。这一下降趋势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增长,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使货物在大洋上的流动更加顺畅,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

18 世纪和 19 世纪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深刻地改变了经济,从孤立的地方微观经济转变为更加单一和相互联系的经济空间。在旧政体时期,陆路运输成本高昂,使贸易仅限于本地市场,但随着新技术的发展,这些成本大幅降低,生产商得以扩大其商业范围。

运输成本的降低使小麦生产成本较低的日内瓦能够与伯尔尼市场竞争。以前,额外的运输成本使日内瓦的小麦在伯尔尼没有竞争力。然而,随着运输成本的降低,日内瓦小麦在伯尔尼市场上变得经济可行,迫使当地生产商做出调整,要么降低价格,要么提高质量,要么在其他地方寻求竞争优势。

这种态势形成了不同地区价格均衡的机制,有助于协调同一国内甚至国际市场的价格。因此,地方市场之间的竞争刺激了效率和创新,同时也使地方生产商面临价格压力和外部竞争。

这种经济一体化也产生了社会和政治影响,因为各国政府必须就贸易协定和关税进行谈判,以保护其地方经济,同时利用扩大的市场提供的机会。

面对全球化的地区调整[modifier | modifier le wikicode]

运输方式的变化和相关成本的下降导致了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并按照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原则提高了专业化程度。各地区开始集中精力生产其相对效率最高的产品,从而减少了因与世隔绝和运输成本高而幸存下来的受保护产业。然而,这种专业化也可能被证明是一把双刃剑。以单一工业或农业部门为经济基础的地区容易受到该部门波动的影响。如果该部门陷入危机,该地区可能会遭受严重的经济衰退,而没有其他部门来缓解这一打击。还有一些地区没有明显的专业化盈利部门。这些地区有可能在日益全球化的经济中被边缘化,因为国际竞争可能会消灭在世界市场上缺乏竞争力的本地产业。因此,当一些地区在新的全球化经济中蓬勃发展时,另一些地区却在瞬息万变的经济秩序中苦苦寻找自己的位置。

无论是地区、大陆还是全球范围内的市场一体化,都产生了复杂且往往相互矛盾的社会影响。在传统上商品价格高昂的地区,消费者因市场开放带来的低价而受益。这提高了他们的购买力,使他们有机会获得更多种类的产品。然而,同样的开放也给当地的生产商和贸易商带来了不利的压力,因为在这些地区,由于与世隔绝或贸易保护,这些产品以前的售价较高。由于无法与进口价格竞争,或无法与其他地区生产效率更高的产品竞争,许多当地生产商已经倒闭,或不得不做出重大调整以求生存。因此,取消市场保护导致竞争加剧,这可能刺激了某些行业的创新和效率,但也导致了其他行业的经济混乱和失业。这种转型的社会后果往往需要采取政策应对措施,或者是对有困难的部门提供新形式的支持,或者是实施旨在促进专业再培训和劳动力流动的政策。

跨大西洋农业危机: 美国谷物的影响[modifier | modifier le wikicode]

美国内战结束后迎来了国家重建时期,庞大的横贯大陆铁路网的发展象征着国家的统一。第一条横贯大陆的铁路线于 1869 年建成,连接了美国东部和西部,使大平原上的农产品能够高效地运往国内和出口市场。

这种新的运输能力对世界农产品市场产生了巨大影响。现在,火车可以把中西部的小麦装满车厢,迅速运往沿海地区,然后装上汽船,大批出口到欧洲。美国小麦涌入欧洲市场导致价格下跌,使欧洲传统农业生产失去竞争力。

这种跨大西洋的竞争加剧了 1873 年至 1890 年欧洲的农业大危机。与美国农民相比,欧洲农民耕种的土地面积较小,机械化程度也较低,他们无法与美国小麦的生产成本和价格竞争。因此,许多农场破产或被迫转产,给欧洲农村社区造成了长期的经济困难和社会困扰。

农业和工业转型[modifier | modifier le wikicode]

19 世纪 80 年代,葡萄根瘤蚜肆虐,欧洲葡萄酒业遭受重创。根瘤蚜是一种由原产于北美的蚜虫引起的瘟疫,会侵害葡萄树的根部。这场灾难迫使欧洲葡萄种植者重新考虑他们的农业生产方式。面对葡萄园的毁灭,他们不得不寻找新的收入来源,这加速了从以谷物为主的自给农业向投机性商业农业的转变。

这种新形式的农业侧重于生产肉类、奶制品、糖和水果等高附加值产品,以满足城市人口日益增长的需求。自给农作历来以确保农村家庭粮食自给自足为目标,现在逐渐让位于专业化的畜牧业和作物生产,目的是在繁荣的城市市场上销售。

瑞士多山,是这一转变中的一个明显例外。瑞士的农田不太适合大规模种植谷类作物,但非常适合畜牧业,尤其是养牛业。因此,瑞士农民已经拥有悠久的奶牛养殖和奶酪生产传统,这使他们在满足城市需求方面处于有利地位。因此,瑞士的地理限制有利于专业化商业农业的早期发展,使其更容易适应19世纪末欧洲农业市场的变化。

在保护主义与自由贸易之间:转型期的贸易政策[modifier | modifier le wikicode]

保护主义的出现往往是为了应对外国竞争对国内产业造成的压力。采取保护主义政策的政府通常会对进口产品征收关税、实施配额或其他限制措施,从而增加外国产品在国内市场上的成本。其目的是使国内产品在价格上更具竞争力,或使国内产业有时间适应国际竞争并实现现代化。这些措施可以鼓励刚刚起步或陷入困境的工业部门的发展和生存,为它们提供一种抵御廉价且往往更具竞争力的进口产品的保护。保护主义还可以采取政府直接补贴地方工业或制定有利于本国公司的具体法规的形式。然而,保护主义在经济领域引起了激烈的争论。批评者认为,保护主义会导致整体效率低下、消费者价格上涨和贸易报复,而支持者则认为,保护主义对于保护就业和国家工业技能是必要的。保护地方产业的利益与消费者和全球经济的潜在成本之间的平衡是保护主义讨论的核心。

自由贸易是一种基于减少或消除国家间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原则的贸易政策。这使得商品和服务在跨越国际边界时受到的阻碍降到最低。自由贸易协定通常是为了鼓励此类贸易而制定的,其理念是通过允许市场在全球范围内根据供需情况自然调整,从而提高经济效率。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各国集中精力生产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和服务,也就是说,与其他国家相比,它们能够以更高的效率或更低的成本生产这些商品和服务。从理论上讲,这应导致更有效的资源配置、更高的经济增长、消费者更低的价格以及市场上更多样化的选择。然而,自由贸易在带来效率提高和消费者利益的同时,也可能导致无法与低成本进口产品竞争的行业失业,并对某些行业的工资造成下行压力。因此,自由贸易辩论的重点是在开放市场的好处与保护国内产业和工人之间取得平衡。

从拿破仑时代后的孤立主义到自由贸易[modifier | modifier le wikicode]

拿破仑战争之后的时期,整个欧洲都掀起了强烈的保护主义运动。1815 年战争结束后,饱受冲突摧残的国家纷纷寻求重建经济。英国在工业革命中取得了重大进展,而其他国家却深陷战争泥潭,保护主义的出现是这些国家保护自己免受英国商业统治的一种方式。对于法国和比利时等开始工业化的国家来说,保护主义提供了一个环境,让新兴工业得以发展,而不会被英国产品的竞争所扼杀,因为英国产品往往更先进、更便宜。关税和进口限制是这一战略的关键手段,使当地工业得以成熟并具备竞争力。这一时期在经济史年表中非常重要,因为它展示了保护主义政策对国家工业发展的影响。它还为后来的经济发展和贸易逐步自由化铺平了道路。

1850 年至 1873 年期间发生了一系列农业危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马铃薯病害,例如始于 19 世纪 40 年代的爱尔兰大饥荒。欧洲许多地区的歉收导致粮食短缺和小麦等主食价格上涨。面对这些挑战,一些严重依赖农业为生、无法为本国人口生产足够粮食的国家被迫放宽贸易政策。降低小麦和其他谷物的进口税和关税对于粮食进口、应对饥荒和价格上涨至关重要。降低贸易壁垒是应对粮食危机的务实之举,标志着贸易政策向更加自由的方向转变。它暂时缓解了当地人口的压力,同时向外国竞争者开放了国内市场,这也可能会促进经济的进一步一体化和更多全球贸易关系的出现。

1874 年至 1895 年期间,出现了严重的经济萧条,通常被称为 19 世纪大萧条。这场危机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因素引发的,尤其是美国小麦进入欧洲市场带来的巨大冲击。横贯大陆的大铁路的建成促进了美国农业生产,廉价谷物涌入欧洲,破坏了传统农业市场的稳定,加剧了欧洲农民的困难。在这一时期,工业领域也出现了重大危机。为应对美国铁路建设带来的需求增长,欧洲钢铁业大幅提高了产能。大型炼铁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生产铁轨和机车所需的钢材。然而,1873 年后,美国和德国(后者将法国的战争赔款投资于铁路统一)完成了铁路网的建设,对铁路设备的需求随之崩溃。随后,欧洲发现自己的钢铁工业供过于求。产能过剩引发了生产过剩危机,导致钢铁价格暴跌。实力不强的公司在需求急剧下降的情况下无法生存,导致破产和大规模裁员。依赖这些行业工作的工人发现自己失业了,加剧了整个欧洲的社会和经济问题。这段黑暗时期表明,经济很容易受到全球市场波动的影响,并强调了经济多样化的必要性,以保护社会免受此类破坏性行业冲击的影响。

1895 至 1914 年是 19 世纪末长期萧条之后的经济复苏时期。西方国家为了从之前的危机中复苏,往往采取保护主义政策。这些措施旨在通过高关税和进口配额保护国内产业免受外国竞争,从而支持和稳定国内产业。尽管经济恢复增长,但自由贸易并没有卷土重来,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制度。相反,在许多西方国家,这个时代往往被视为保护主义的鼎盛时期。这些保护主义政策的动机是为了保障国内就业和促进独立工业化,同时也是对导致之前经济失衡和危机的全球化过激行为的反击。在此期间,英国仍然是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大国,伦敦是世界金融中心。然而,其他国家,如美国和德国,开始以自己迅速扩张的产业挑战这一霸主地位。保护主义有助于巩固这些趋势,各国制定了以自给自足和发展国内市场为中心的经济战略。同时,这也是一个军备竞赛和殖民竞争的时代,最终导致了 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保护主义通过加强民族工业,特别是与军备有关的工业,在当时日益紧张的地缘政治中也发挥了作用。

在大多数西方国家实行高度保护主义的时期,瑞士和英国以其不同的贸易方式脱颖而出。由于国土面积小且缺乏丰富的自然资源,瑞士严重依赖出口优质产品和进口原材料。因此,瑞士不能采取保护主义政策,否则会遭到贸易伙伴的报复,并限制其进入出口市场。因此,瑞士经济将重点放在能够保持竞争优势的领域,如钟表制造、精密仪器,以及后来的制药和金融产品。与此同时,英国在十九世纪中叶开始实行自由贸易,1846 年废除了之前保护英国谷物生产者的《玉米法》。作为第一个工业化国家,英国拥有广阔的殖民帝国,为其提供了众多出路和资源,因此能够利用国际市场的开放。然而,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随着美国和德国竞争性产业的崛起,英国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保护主义压力。与此同时,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国仍坚持保护主义政策。对这些国家而言,高关税和进口管制被用来保护其新兴产业,或抬高农产品价格以抵御外国竞争。保护主义也被用作鼓励工业化和追求国家战略目标的经济政策工具,有时会损害国际贸易关系。

面对全球竞争的保护主义: 原因与后果[modifier | modifier le wikicode]

19 世纪末,保护主义措施关闭了国家市场,其主要动机是保护本国农业部门,抵御新的国际竞争对手的到来。1873 年的危机通常被归咎于来自美国大平原的廉价小麦充斥欧洲市场,它标志着全球农业竞争加剧时代的开始。由于蒸汽轮船等技术进步以及苏伊士运河等海上航线的开通,航运成本下降,阿根廷和澳大利亚等拥有大片农田的国家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出口国。阿根廷拥有肥沃的潘帕斯草原,已成为牛肉的主要出口国,利用机械冷藏的优势将肉类运往欧洲。澳大利亚则利用其广袤的土地和气候,成为羊毛和小麦的主要出口国。这些世界市场的新参与者给欧洲农民带来了压力,因为他们的小农场在生产成本方面无法与之竞争。因此,许多欧洲国家采取的应对措施是设置关税壁垒,保护本国农民免受来自南半球和美洲的低成本农产品的竞争。因此,农业保护主义是对农业部门全球化及其对欧洲传统农业结构构成威胁的直接回应。这些政策的目的是将农产品价格维持在一个能够让当地农民生存的水平,同时努力维护农村社区的社会和经济结构。

19 世纪末和 20 世纪初是民族主义和军事备战日益高涨的时期,尤其是在欧洲。传统的农业结构是许多民族社会的基础,民族主义的担忧加剧了人们对传统农业结构消失的恐惧。民族农民不仅被视为粮食自给自足的来源,也是民族身份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在冲突时期也被视为至关重要的战略资源,因为在战争时期,一个能够自己生产粮食的国家就不那么容易受到封锁和进口中断的影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紧张局势加剧和军备竞赛的背景下,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在政治上,当时的政府通常被认为是左翼或社会进步的政府,他们希望维护传统上较为保守的农民的利益。因此,通过保护主义措施保护农业也是一种选举策略,旨在赢得或保持农村人口的支持。因此,维持保护主义背后的动机是复杂而交织的,融合了经济、战略、政治和文化因素。这些保护主义政策一旦实施,往往难以拆除,一直持续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而第一次世界大战将极大地重塑全球经济和政治秩序。

格申克隆的理论认为,工业化进程起步较晚的国家可以从 "落后优势 "中获益:它们可以直接采用最先进的技术,而无需经历工业化先驱们必须经历的中间阶段。这使它们能够加快工业发展,迅速赶上更成熟的经济体。在 1873 年至 1895 年的经济萧条期间,欧洲工业经历了深刻的结构转型。其中一个重大变化就是从生产铁过渡到生产钢,钢是一种更坚固、更能适应各种工业应用的材料。随着新生产工艺(如贝塞麦工艺)的引入,钢铁工业得以大幅提高生产率和产品质量。俄罗斯等后起之秀利用这一时期直接建造了适用于钢铁生产的现代化高炉,而无需改造现有的铁生产基础设施。相比之下,处于第一波工业化浪潮中的国家,如英国和比利时,则必须投资于工业基础的现代化,以保持竞争力。新进入工业化的国家凭借先进的技术降低了生产成本,为了抵御这些国家的竞争,历史悠久的工业化国家往往会采取保护主义。通过对进口工业产品设置关税壁垒,这些国家力图保护自己的老牌工业,保住工作岗位,并让本国公司有时间适应全球市场的新条件。

工业化经济体的演变和相互依存[modifier | modifier le wikicode]

20 世纪前的经济主导与合作[modifier | modifier le wikicode]

19 世纪末,发达经济体的日益复杂化和全球范围内互补性的出现标志着一个重大的经济和地缘政治变革时期的到来。从 1850 年到 1900 年,英国凭借其庞大的帝国、强大的海军和工业领先地位,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要一极,主导着国际贸易和金融。在同一时期,美国开始崛起为次要经济大国,并有可能成为洲际体系中的主要一极。1823 年通过的门罗主义在整个 19 世纪都得到了加强,它说明了美国实力的崛起。它规定,欧洲对美洲大陆各国事务的任何干涉都将被视为对美国的敌对行动。这一政策的目的是防止欧洲在西半球的殖民主义,并划定美国的势力范围。在这一时期,美国也开始挑战英国的商业和海洋霸权。英美竞争不仅体现在经济领域,也体现在外交政策和军事存在上。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反映了经济和政治力量平衡的转变,美国寻求将其影响力扩展到境外,并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主导作用。这一转变的另一个标志是经济角色的日益分化:英国继续作为世界金融中心和制成品的主要出口国,而美国则凭借其广阔的领土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成为原材料和食品生产的领导者。两个经济体的互补性,一个提供资本和制成品,另一个提供资源和农产品,促进了日益相互依存的世界市场的发展。

19 世纪末,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全球经济不断变化,在此背景下,除英国和美国外,其他国家以不同的方式应对全球贸易带来的挑战。法国和德国等拥有庞大国内市场的国家选择了以自给自足和内部增长为中心的经济发展道路。为了保护本国的新兴产业,维持经济增长,这些国家往往采取保护主义政策。高关税、配额和严格的进口规定被用来限制外国竞争,并有利于国内生产商。面对国际竞争,这些保护主义措施不仅保住了国内部门的就业岗位,还有助于刺激国内对本地产品的需求。这有助于建立健全和多样化的产业,能够满足国内消费者的需求,在某些情况下,还能在国际市场上有效竞争。这样,法国和德国就能够通过扩大国内市场的规模和实力来维持经济增长,同时发展有竞争力的工业部门,最终成为世界经济舞台上的主要参与者。这种经济发展战略还加强了它们的经济独立性,这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政治不稳定和国际紧张局势中尤为重要。

瑞士和丹麦由于国土面积相对较小,国内市场不足以支持经济的自主增长,因此采取了不同的战略。根据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它们专门从事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生产领域,而在这些领域,主要工业强国尚未占据主导地位。瑞士专注于制表、机械制造、精细化工等行业,后来还涉足银行和金融服务。这些行业需要高水平的技术和精确度,而瑞士在这方面已经赢得了国际声誉。另一方面,丹麦发展了以出口为导向的专业化农业,尤其是奶制品和养猪业。通过在生产质量和效率方面的投资,丹麦成为向欧洲其他国家出口食品的主要国家,与其他国家生产的农产品形成互补。这种专业化使他们能够出口与进口国的工业不直接竞争的产品,促进了经济互补关系而不是竞争关系。瑞士和丹麦的产品通常被视为对其贸易伙伴更大、更多样化经济的补充,有助于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而不会威胁到进口国的本地产业。这种做法不仅使瑞士和丹麦在保护主义日益盛行的环境中繁荣发展,还加强了欧洲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关系,促进了整个欧洲市场的稳定和增长。

尽管英国的工业机器已经老化,来自新进入工业领域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但英国在 19 世纪还是做出了放弃保护主义、继续推动自由贸易的战略选择。做出这一选择的部分原因是,英国已经在国际贸易中确立了主导地位,并拥有大英帝国,这为其产品和原材料来源提供了一个庞大的圈地市场网络。通过利用其海军优势和广泛的贸易网络,英国巩固了其在世界贸易中的核心中介地位。来自殖民地的产品,如印度棉花和香料,通常通过英国港口转运,然后在欧洲和其他地方重新分配。同样,英国制成品出口到世界各地,强化了英国作为 "世界商人 "的形象。一系列技术创新,尤其是航运和通信技术的创新,降低了运输成本,缩短了运输时间,使这一贸易政策成为可能。作为世界领先的银行和保险中心,伦敦的金融体系在促进国际贸易交易方面也发挥了关键作用。然而,这种以自由贸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在本世纪末开始受到挑战,因为美国和德国的经济崛起,它们采取保护主义措施支持本国的工业发展。尽管如此,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英国仍能保持其在世界贸易中的领先地位,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其自由贸易政策及其全球帝国。

面对其他国家日益增长的保护主义,英国的对策是加倍推进贸易全球化。英国没有退缩,而是利用其竞争优势--强大的商船海军、庞大的殖民帝国以及一流的金融和商业基础设施--巩固其世界贸易神经中枢的地位。英国鼓励货物通过其港口自由流动,并充当殖民地产品和外国产品的中介,从而促进了经济全球化和相互依存。这样,英国不仅扩大了其经济影响力,还促进了世界市场的一体化,为现代全球经济奠定了基础。这一战略还产生了文化和政治影响,将英国的商业、金融、法律和治理模式输出到世界各地。它使英国能够在内外挑战面前保持其霸主地位,直到 20 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蹂躏和新权力中心的出现开始侵蚀这一地位。

世纪之交英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方向[modifier | modifier le wikicode]

英国工业衰退与战略对策[modifier | modifier le wikicode]

1900 年后,英国作为世界领先工业强国的地位开始减弱。英国的工业霸主地位在整个 19 世纪都未受到挑战,但随着美国和德国等国加快自身工业的发展,英国面临着新的挑战。一直走在工业革命前沿的英国工业发现自己的生产设备和方法自问世以来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其中许多工具和设备都是在第一波工业化浪潮中设计和建造的,与新工业家采用的现代化设备相比,它们已经过时,效率低下。结果,英国工业的生产力和竞争力相对下降。英国面临着投资于工业基础设施现代化的需要,但各种因素,如昔日的霸主地位导致的自满情绪、既得利益以及对变革的抵制,往往延缓了这一进程。与此同时,英国继续奉行自由贸易,这使得国内工业很容易受到更便宜、更现代化的外国产品的竞争。这进一步凸显了英国工业在技术和效率方面的落后。1914 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进一步加剧了这些挑战。冲突不仅消耗了经济资源,还破坏了英国赖以生存的贸易网络。战后重建和经济复苏需要更大规模的现代化,而英国必须在国际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进行现代化。

从 1900 年起,英国对其工业面临的挑战采取的应对措施是坚持自由贸易政策,这一战略基于几个关键因素: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农业劳动力比例的下降,英国的粮食生产越来越不能自给自足。为了满足本国人口的粮食需求,英国不得不大量进口粮食。这种对农产品进口的依赖使自由贸易成为维持价格稳定和粮食供应的关键。丹麦凭借其高效和专业化的农业,尤其是奶制品和猪肉,利用这种情况成为英国市场的主要农产品供应国。尽管英国的某些工业相对衰落,但这种持续的自由贸易反映出英国需要继续进口其无法再充分生产的产品,特别是食品,而且价格要让英国人民负担得起。

通过从阿根廷、丹麦、澳大利亚和美国等世界各地进口粮食,英国得以利用国际竞争降低粮食价格。这一战略给英国工人带来了直接的好处。随着生活成本的降低,尤其是食品等必需品成本的降低,工人们可以养活自己,维持体面的生活水平,而不需要雇主增加工资。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通胀压力,限制了对提高工资的要求,从而促进了社会和经济的稳定。

面对世界主要农业出口国的竞争,英国农民不得不通过改变生产方式来适应。20 世纪初,他们逐渐放弃了小麦等谷物作物,因为这些作物进口量大,而且由于国际竞争,成本较低。取而代之的是,他们转而生产易腐烂、高附加值的食品,如蔬菜、奶制品和鸡蛋,这些食品经不起长途运输,或者英国消费者要求新鲜。尽管英国开放了基本食品的国际贸易,但这种向本地市场农产品的转变使英国农民得以继续繁荣。通过专注于这些新鲜产品,英国农业能够保持其相关性并对国民经济做出贡献,而无需政府以保护主义政策的形式提供支持。这也有助于确保农田保持生产力,确保农村社区在日益全球化的世界中保持经济活力。

经济互补性: 全球化和专业化[modifier | modifier le wikicode]

20 世纪初,全球化进入了一个国家经济互补性开始发挥核心作用的阶段,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所阐述的理论,即经济的首要任务是满足人民的粮食需求。在这一全球化时期,由于从世界各国进口粮食,欧洲的粮食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粮食资源也变得多样化和丰富。

这种互补性可以看作是大卫-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实际应用。各国专门生产其最具竞争力的商品和服务,同时进口其竞争力较弱的商品和服务。这样,主要工业强国就能够发展和扩大经济,而不一定要相互直接竞争。例如,英国和德国等国专注于工业化和制造业,而阿根廷和澳大利亚等其他国家则出口其农业盈余。

这种专业化带来了更高的效率和整体经济增长,因为各国能够利用自身的独特优势,更有效地进行商品和服务贸易。同时,随着各国经济在复杂的国际贸易网络中相互交织,经济相互依存的程度也在加深。这种相互依存有利于全球经济发展,但同时也造成了新的脆弱性,两次世界大战造成的贸易混乱就是明证。

全球经济动态概述[modifier | modifier le wikicode]

从十八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世界经济发生了深刻变革,各国在保护主义和自由贸易之间徘徊。运输和通信技术的出现缩短了距离,重塑了贸易,重新绘制了经济地图,使国际市场实现了前所未有的一体化。

19 世纪末的大萧条是一个分水岭,促使各国转向内向,而其他国家,如英国,则以推动更大程度的全球化作为回应,将自己定位为世界贸易的枢纽。各国被迫重新评估和调整其经济战略,以应对快速变化的全球市场环境,这导致了重新定义国际关系的专业化和互补性。

20 世纪初,英国面临工业相对衰落的局面,但它继续推动自由贸易,依靠其商业和海洋优势维持其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与此同时,瑞士和丹麦等小国也找到了成功之道,它们专门从事与工业强国互补而非抗衡的行业。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时期是各国经济在相互依存的全球体系中不断巩固的时期,在这一过程中,互补性和专业化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时代为当代经济全球化奠定了基础,并确立了继续塑造当今世界的贸易和生产模式。然而,那个时代的教训仍在回响,提醒我们在平衡国家利益与全球化经济的益处和弱点时所固有的挑战。

附件[modifier | modifier le wikicode]

参考资料[modifier | modifier le wikicode]